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濟南市加快建設量子信息大科學中心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濟南市加快建設量子信息大科學中心的若干政策措施
為搶占全球量子信息產業發展先機,高質量建設量子信息大科學中心,將我市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量子信息技術產業高地,結合我市實際,制定若干政策措施如下。
一、建設量子信息大科學中心
1.打造量子技術及產業發展戰略高地。依托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集聚由院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高層次專家領銜的研究梯隊,重點打造8-10個國際頂尖的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研究室,建設20個由國內外一流量子信息專家領銜的研發小組,形成100人以上規模的高水平量子科研隊伍,引進和培育若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量子企業,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量子信息大科學中心。(責任單位: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市科技局)
2.建設量子谷。在濟南高新區中心區規劃建設量子谷,到2025年新增60萬平方米的載體,打造國內主要的量子信息技術成果聚集示范區、國際領先的量子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基地。在規劃編制、建設用地指標、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化廠房建設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責任單位:濟南高新區管委會)
二、集聚量子創新創業人才
3.支持頂尖人才集聚和領軍人才培育。全面落實我市人才引進培養升級政策,在泉城“5150”引才倍增計劃、泉城產業領軍人才支持計劃等人才引進培育計劃中,對量子科技人才給予重點傾斜。符合上述條件的量子人才在濟南高新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已納稅額超過應納稅所得額的15%部分,給予財政補貼。發揮省科技廳、市科技局、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共同成立的量子科學研究聯合基金作用,2019—2021年,每年安排經費600萬元,重點支持量子信息青年科研人員,強化量子科技與人才儲備。(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濟南高新區管委會)
4.實施更加積極的人才政策。支持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等相關科研機構建立靈活的人才激勵機制、開放的引人和用人機制,對引進人才進行自主職稱聘用;對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參照現有最高比例進行崗位設置,對引進的高層次緊缺人才按照“一事一議”原則予以評聘。(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濟南高新區管委會)
5.提供量子專業人才安居保障配套服務。對來濟工作的量子專業人才,按照《中共濟南市委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促進人才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濟發〔2017〕16號)等相關政策進行人才匹配,享受對應人才分類政策。(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濟南高新區管委會)
三、培育量子信息產業發展新動能
6.加大招商引企力度。圍繞量子信息產業鏈中的研發、核心器件和核心產品制造、應用服務產品提供商、網絡建設及運營服務商等方面招大引強,著力引進優勢特色企業和項目。經認定的量子類企業在濟南高新區購買自用辦公用房和生產用房的,按不超過實際購房成本的40%給予補助;租賃辦公和生產用房的,5年內每年按房屋租金的100%給予補助,每年補助資金不超過200萬元。(責任單位:濟南高新區管委會)
7.搭建量子信息產業科技服務平臺。簡化審批程序,在土地供應、規劃、建設方面建立“綠色通道”。推進量子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平臺)和量子公共技術平臺建設,為量子人才、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辦公環境和公共研發支撐。對量子科技企業孵化器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省、市級孵化器,對認定的孵化器最高資助500萬元。(責任單位:市科技局、濟南高新區管委會)
8.加強技術創新支持。對研發投入持續增長的企業給予研發經費后補助。對納入統計部門統計范圍的規模企業,根據上年度國家統計部門核定的企業研發經費支出情況給予支持;對規模以下量子科技型企業,根據稅務部門核定的研發經費加計扣除情況給予支持。全面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對新增規模以上量子信息工業企業,分三年共給予60萬元獎勵,其中第一年給予30萬元,第二年給予20萬元,第三年給予10萬元。(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9.建設高水平量子研發機構。經市政府主管部門推薦,對創建為國家、省技術創新中心的量子研發機構,分別給予最高1000萬元、500萬元資金支持。對新獲批國家級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等研發機構的企業,給予最高500萬元資金扶持;新獲批省級研發機構的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資金扶持;新獲批市級研發機構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資金扶持。對符合條件的量子企業在濟南設立的高端科技研發機構或分支機構,在儀器設備購置、項目研發、人才團隊引進等科研條件建設方面給予資金支持,最高支持1億元。(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10.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布局。設立科技重大專項資金,持續支持量子通信、量子測量、量子計算等領域重大項目部署實施,鼓勵量子領域產學研頂尖機構開展聯合攻關,推動量子信息關鍵技術和產品的研究制備,加快量子信息技術和產業集聚發展。(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四、加快量子科技成果轉化
11.拓展量子信息技術示范和推廣應用。優先在政務、金融、電力等領域開展量子信息技術應用,全面提升我市各領域信息安全。積極開展量子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研發及推廣。提報相應材料經認定后,提供量子信息產品(服務)的企業按扣除補助后的價格與用戶結算,財政按照銷售價格的60%給予補貼;對實施量子信息工程的企事業單位,按照實際投資額的40%給予補貼;對實施國家部委及行業領域量子信息示范項目的企事業單位,按照實際投資額的30%給予補貼。(責任單位: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12.激勵量子科研成果轉化。市屬量子科研院所,職務發明成果轉化收益按照不少于70%、不超過95%的比例用于獎勵科研負責人、骨干技術人員等重要貢獻人員和團隊,團隊負責人有內部收益分配權。鼓勵和允許國有量子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盈利后,連續3—5年每年提取不高于30%的轉化利潤,用于獎勵核心研發人員、團隊成員及有重大貢獻的科技管理人員。(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五、建立多元化投入體制
13.鼓勵創投機構投資量子信息產學研合作項目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以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為依托,引導帶動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等社會化資本投資量子信息中小企業。經認定,對量子信息類企業進行投資的,按實際投資額的10%,最高給予每家創投機構每年200萬元的資金獎勵;投資種子期、初創期量子信息中小企業,三年內退出股權時發生實際投資損失的,按照直接損失額的20%給予最高單筆200萬元的資金補償。(責任單位:濟南高新區管委會)
14.支持承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鼓勵我市量子信息骨干企業、科研院所積極承擔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對獲得國家立項批復且研發成果在濟南產業化落地的項目,按照該項目上年國撥經費實際到賬額的85%對承擔單位給予經費資助,市與濟南高新區按照4∶6比例分擔。牽頭單位和參與單位分別核算、分別資助,對牽頭單位的核算中不包括牽頭單位轉撥參與單位部分。(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濟南高新區管委會)
15.實行重大支持政策。對引進的國內外頂尖人才(團隊)、重大產業項目和重大研發機構等,按照“一事一議”方式給予綜合性資金和政策支持。(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濟南高新區管委會)
本政策措施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轉自濟南市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jinan.gov.cn/art/2019/9/3/art_2612_3284576.html?xxgkhid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