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23時31分44秒,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在濟南與“墨子號”衛星對接成功。這標志著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建設完成,量子技術研發應用又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忠林全程觀看本次星地對接過程,看望慰問奮斗在研發一線的科技工作者。
“墨子號”距離地面500公里,星地對接時,“墨子號”的綠色光束由星到地,地面站的紅色光束由地到天。今天23時31分44秒,量子衛星地面站經過自動搜尋準確實現了與“墨子號”的對接,漆黑的東北部夜空中出現了一個耀眼的綠色光束,光束隨著衛星的移動而移動。完成對接后,“墨子號”可以分發密鑰,濟南地面站接收后可以進行密鑰試驗。23時39分36秒,綠色光束消失在遠方的夜空中。整個對接過程持續了近8分鐘,獲得了圓滿成功。
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在濟南與“墨子號”對接成功,標志著我國在量子領域的科技創新與應用取得了重要突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多次提到要掌握核心技術,并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對于量子技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量子通信研發“很有前途、非常重要”。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強調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是國之重器、國之利器,要求各級各方面切實增強緊迫感,堅持規劃先行,加快行動、有序推進,用科技創新支撐山東高質量發展。對于量子技術發展,山東省專門出臺了量子技術創新發展規劃,支持濟南打造“量子谷”,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王忠林全程觀看了本次星地對接過程,看望慰問了奮斗在研發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參觀了濟南量子技術展廳,了解最新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應用情況。王忠林說,在2020年元旦即將來臨之際,全球首個小型化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在濟南與“墨子號”對接成功,給泉城人民獻上一份賀禮,令人鼓舞、備感振奮。量子技術是重要的新興前沿科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量子技術產業發展。在各位專家的共同努力下,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近年來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剛剛閉幕的市委十一屆十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大力發展高端前沿產業的實施意見》,確定了我市重點發展的十大高端產業和十大前沿產業,并且把量子科技放在了首位。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投入,推動量子科技產業化,力爭讓量子技術在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我們一定會為量子技術在濟南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希望在潘建偉院士等專家的大力支持和帶動下,濟南真正打造成量子科技發展高地。
據介紹,一直以來,我國在量子保密通信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2016年8月16日,“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在國際上率先開展了量子密鑰分發等三項關鍵技術研究,并于2017年9月29日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北京和維也納之間的洲際量子保密通信視頻通話。同時,作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關鍵一環,國家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京滬干線”建設完成,全線總長2000余公里,已經實現了視頻會議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阿里征信數據的加密傳輸等應用示范。
當前,濟南量子通信試驗網已經成功接入“京滬干線”,成為我國廣域量子通信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基礎上建設的“墨子號”量子衛星濟南地面站,將開展量子密鑰分發等相關技術研究,并對接濟南網、黨政專網等濟南城域網絡,進一步服務政務、金融、教育等領域需求,打造“量子+”應用示范新工程,通過“墨子號”加快濟南與世界的互聯互通,支撐構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
市委常委、秘書長蔣曉光,市委常委、濟南高新區管委會主任王宏志,副市長孫斌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