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上午,全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籌)揭牌暨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新址啟用活動在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新辦公樓(濟南高新區舜華路747號)隆重舉行。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副省長孫繼業,中科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活動。
標準化是構建產業鏈的關鍵,是產業成熟的必經之路。我國在技術標準化方面整體還很薄弱,在參加國際競爭時已經凸顯了標準受制于人、產業受制于人的情況。前些日子,大家非常關注的5G國際標準化的事,說明了我國在標準化方面的意識的增強,而且在某些領域已經在國際標準化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步。
對于量子信息這一新興領域,我國在基礎研究和實用化推廣方面都取得了不少國際上非常有影響力的成果,但在標準化方面,我們一不小心,歐美又比我們更早的起步了。在量子通信領域: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ETSI)從2008年開始成立了專門工作組QKD-ISG開展相關標準研究制定工作,目前已經頒布了多項協會標準。2009年,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提出“IKE for IPsec with QKD”標準化草案。2016年,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立項了“軟件定義的量子通信”標準化研究項目并成立了工作組。
我國在量子通信方向的標準化大概是在2015年前后,國家密碼管理局組織了一些量子密碼方向標準化研究工作,這兩年逐步進入了標準制定階段;2017年初,全國通信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485)設立了量子通信與信息處理特設任務組,開始了系統性的推進量子通信標準化制定工作;2017年,在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委員會(TC260)支持下,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聯合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ISO提出了量子密鑰分發相關的國際標準化項目,并獲得了立項,為我國角逐國際量子通信標準競爭搶得先機。
濟南在推進量子技術產業化方面,眼光獨到,也較早的意識到標準化的重要性,特別是愿意為量子信息技術的標準化工作做好服務,推動產業發展。于是,在2017年,濟南向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提出在濟南設立量子信息技術標準化委員會秘書處的設想。量子信息技術主要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計算與量子測量三個領域,鑒于國內有相關組織已經開展了量子通信方向的工作,經過論證,國標委同意在濟南依托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設立全國量子計算與量子測量專業技術標準化委員會。
這一委員會的設立是我國把量子信息的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同時進一步促進技術優勢形成的重要舉措,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上都是一次創舉,也是濟南發展量子信息技術產業化決心的重要體現。